中国植物志
>> 第47(1)卷 >>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>> 韶子属 Nephelium
1. 红毛丹(广东)图版12:5
Nephelium lappaceum Linn. Mant. 1: 125. 1767; Radlk. in Engler, Pflanzenr. 98 (IV. 165): 957-961 1932-1933; 海南植物志3: 85. 1974.
常绿乔木,高10余米;小枝圆柱形,有皱纹,灰褐色,仅嫩部被锈色微柔毛。叶连柄长15-45厘米,叶轴稍粗壮,干时有皱纹;小叶2或3对,很少1或4对,薄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6-18厘米,宽4-7.5厘米,顶端钝或微圆,有时近短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无毛;侧脉7-9对,干时褐红色,仅在背面凸起,网状小脉略呈蜂巢状,干时两面可见;小叶柄长约5毫米。花序常多分枝,与叶近等长或更长,被锈色短绒毛;花梗短;萼革质,长约2毫米,裂片卵形,被绒毛;无花瓣;雄蕊长约3毫米。果阔椭圆形,红黄色,连刺长约5厘米,宽约4.5厘米,刺长约1厘米。花期夏初,果期秋初。
我国广东南部(海南和湛江)和台湾有少量栽培。
本种为热带果树,原产地在亚洲热带。马来群岛一带种植较多,通称 Rambutan。